今年3月的一天,离开中国前的最后一晚,非裔英国作家,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,76岁的古尔纳走进了某主播的直播间。
一个半小时的直播,古尔纳卖掉了2.2万套作品集,总数超过11万册,等于这套书此前在中国整整两年的总销量。
无独有偶,2005年就出版的小说《额尔古纳河右岸》被一位头部主播推荐后,在他的直播间卖出了150万册,各渠道累积销量更被推高到500万册。而此前18年,这本书的总销量约60万册。
电商平台对于图书销售的带动能力肉眼可见。早前有淘宝、当当、京东等传统电商,如今一些短视频平台加入战场。看上去,出版社一直牢牢地抓住了流量的风口,但很多时候,越来越高的销量,并没有变成实际的真金白银。因为,图书价格战是线上平台的常态,某种意义上,“无巨折不出货”已成为行业的潜规则。
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爆发。前不久,包括清华大学出版社、北京大学出版社、商务印书馆、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内的北京10家出版社和上海46家出版单位发出声明,不参加电商平台以2-3折对全品种图书进行大促销的活动。
早在2013年,北京8大出版社就曾发布联合声明,电商平台的“逆价销售”。2021年,在某大V一场长达16个小时的图书专场直播里,“50万册书破价到10元以下”“10万册1元书”“价格比盗版、比纸浆还便宜”等突破行业价格底线的做法,就曾引来业内吐槽。
据某科普类图书出版社工作的图书编辑西罗介绍,一般来说,一本书的定价包括:10%的作者成本,10%至15%的印刷成本,10%的管理费,这些硬成本就占到了三成。
此外,一本书出版需经历版权引进、翻译、编辑、校对、印刷、发行、物流等多个流程,常常耗时2-3年,时间成本更是巨大。如果想要盈利,书最低的折扣价格也得达到定价的40%至50%。
但是,在现在越发频繁的电商大促活动里,平台要求图书的折扣常常是2到3折,这个打折力度已经无法覆盖出版机构的成本,甚至要倒贴钱。
图书出版难挣钱几乎成为业内共识。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室主任张吉人曾算过一笔账,“一本书印5000册,卖完可能仅仅不亏;要想挣点钱,一本书要卖到8000-10000册,或者争取后续能重印,因为很多成本前期已经摊掉了。”
而现实中,图书滞销却是常态。根据开卷监测系统统计,2019年至2023年,34.3%的图书年销量小于5本;43.8%的图书年销量小于10本。也就是说,近一半的图书积压在仓库。
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数据,2023年,几家出版上市公司中,有6家民营书企的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,新经典、中信出版、读客文化等9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呈负增长。
因此,电商平台销售折扣力度加大,低价竞争加剧,对于日子本就不好过的出版社来说,无异于雪上加霜。
电商和出版社也有过“你情我愿”的“蜜月期”。出版社用电商平台的流量换销量,电商平台依靠低价书引流。
“一本新书的生命周期只有三个月。如果不参与平台活动,没有获取到足够的流量,三个月后,新书变旧书,会更加无人问津。”童书编辑沈韡解释道。
与此同时,电商平台能够保证三个月到半年回款,还积极配合做促销活动。为了清库存、降成本,抱着“薄利多销”的心态,出版社并不回避电商的降价促销,“多少能赚点”。
随着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,出版方与平台方的权力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。流量越大的平台,议价权更高,出版方不得不一再为更低的利润而妥协。加上近年来消费理念的转变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打起了“价格战”,以抢占市场份额。
据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23年中国电商市场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3年中国网购用户选择网站/APP看重的诸多因素中,“价格-价格优惠度”排名第一。
“其实我几乎没有购买纸质书的习惯,一年买书不超过3本,”现在仍然保持阅读习惯的小坡说道,“但电商搞活动的时候,书很便宜,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,(书买回来)放在家当摆设也比买花划算。”
沈韡最近策划了一本新书,他回忆和平台沟通时,工作人员只在不断试探出版社能给到的底价,在交谈的几个小时中,他们并没有过问书籍的内容。这让他颇感无奈,“以前大家推广一本书,考虑的都是书的内容和亮点,现在只剩下能够给什么样的价格,参与什么样的促销。”
面对出版行业的一肚子苦水,电商平台也有自己的委屈。某电商平台图书品类的营销经理阿真透露,平台打“价格战”也是无奈之举。“现实是平台也遭遇了流量瓶颈,已经没有太多的营销方法可用,只能靠价格吸引”。
她表示,在和多家出版机构的实际沟通中,会按照不同商品类别设定具体折扣力度,不是一概而论,平台也没有强势地要求所有图书做到2至3折。
在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总干事张洪波看来,电商平台利用一些关键时间节点做活动、搞促销,本身并没有问题,但前提是应当事先得到出版社和图书经销商的认可和积极参与。“如果出版社认为折扣方式、促销力度损害了自身的利益,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参与。”
多数业内人士认为,如何找到利润与销量的平衡点,出版社与电商平台仍然存在协商空间,毕竟电商平台依旧是图书最大的销售渠道。
电商平台看中“低价者得销量”,而出版社的成本又居高不下。内容出版与销售渠道的这场博弈,一大直接后果便是——图书定价越来越高,新书全价88元、98元并不稀奇。
沈韡坦言,最近他在针对一本新书做报价时,也在感慨定价是否过高?但他不得不提前把后续平台大力度折扣考量进去,预留一定折扣空间,否则出版社就会亏本。
更重要的是,利润的压力,还会反噬到内容上——无利可图,又有谁会坚持做好书?沈韡透露,比起策划精品童书,出版那些挑动社会情绪的“鸡娃鸡汤”性价比更高。在他眼里,一些价格低廉、内容堪忧的书籍,在童书市场尤其泛滥。
竞争一旦被窄化为价格战,出版人很多的创作努力都可能被淹没。毕竟,和一杯咖啡、一杯奶茶不同,一本书除了能计算出来的物料成本,那些凝结在文字或图片中的智识、故事和情感,很难用数字价格来估量。
当劣币驱逐良币,最终伤害的是那些仍在乎书籍的人,无论是作者、编辑还是读者。因此,关于书的讨论,不仅仅是关乎价格,也是一次对价值的重新审视。只有价格回归理性,内容才有更好的出处。
有人认为,图书合理定价很难完全依靠市场自觉,因此国内对于图书价格立法的呼吁一直存在。2021年,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《出版业“十四五”时期发展规划》,明确指出要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,推动图书价格立法。
图书编辑西罗觉得,图书价格立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简单事。最终,图书定价仍是出版方、电商平台、实体书店、短视频平台等多方博弈、平衡的结果。
“出版方想提高话语权,还是得多出好内容,并坚持自己的价格体系。”据西罗介绍,眼下一些出版机构,比如中信出版社、磨铁图书和果麦文化等等,已经在探索自己的自营渠道,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
原创声明:本文为央视网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编、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,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